镜面辊表面怎么去修复?这是镜面辊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。镜面辊作为高精度加工部件,在长期使用中可能出现表面压伤等损坏情况,而修复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其后续使用效果,了解正确的修复方法对保障生产至关重要。

镜面辊

需要明确的是,镜面辊表面压伤后不能采用局部修理的方法。单纯对镜面辊表面进行局部刷镀处理再局部抛光是不可行的,主要有两方面原因。一方面,局部电镀时镀层无法同时结晶,会导致镜面辊表面的组织密度存在差距,这种密度差异会使修复部位在后续使用中更容易磨损、脱落,难以保证长期稳定运行;另一方面,若用其他材质对基材进行补充修复,镜面辊在受热及压延力作用下,修补位置与原辊体之间会出现不同的光雾度差,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生产的片板材等产品质量,是片板材生产加工企业无法接受的。

针对镜面辊表面损坏,正确的修复办法需根据其精度要求来选择。常规修复方式是先将镜面辊表面的铬层去除,然后使用与原辊体相同材质的物料进行人工修补,修补完成后再重新进行电镀及镜面加工工序,确保修复后的辊面性能与原辊体保持一致。而对于一些精度要求相当严格的镜面辊,不允许采用补肉法修复,此时只能将镜面辊受伤部位研磨去除,之后再进行电镀处理,直至抛光恢复到镜面效果,以此保障辊面的整体精度和均匀性。

镜面辊表面怎么去修复?总结来说,镜面辊表面损坏后不可局部修复,需根据精度要求选择合适方式:常规情况可去除铬层后用同质物料修补再电镀镜面,高精度要求的则需研磨去除受伤部位后重新电镀抛光。选择科学的修复方法,才能确保镜面辊修复后恢复原有精度和性能,继续满足生产中的高精度加工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