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导辊镀硬铬的质量检测中,结合力是核心指标之一。结合力不达标会导致镀层起皮、脱落,直接影响导辊使用寿命。以下 4 种检测方法,能帮你精准判断结合力是否符合要求。

铝导辊镀硬铬产品图

一、弯曲试验:模拟受力形变下的结合状态

弯曲试验适用于中小型铝导辊的结合力检测。取导辊样品(或同批次试片),用专用夹具将其两端固定,缓慢弯曲至 180°(如条件允许,可反复弯曲 3-5 次)。若镀层无裂纹、无剥落,仅出现均匀褶皱,说明结合力良好;若弯曲处出现镀层与基体分离、成片脱落,则结合力不达标。该方法能模拟导辊在安装、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轻微形变,检测镀层的抗剥离能力,尤其适合判断用于弯曲传动场景的铝导辊。

二、划痕试验:通过外力破坏检测结合强度

划痕试验借助硬度计或专用划痕仪进行。将检测头垂直压在镀层表面,以 5-10N 的力匀速划过镀层,形成一条连续划痕。若划痕两侧镀层无翘起、脱落,仅出现均匀的金属堆积,说明结合力合格;若划痕处镀层与基体分离,或出现 “爆皮” 现象,则结合力不足。对于高精度铝导辊,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划痕细节,若镀层与基体在划痕深处仍紧密结合,无明显间隙,即符合标准。该方法能直观反映镀层在局部受力下的抗破坏能力,适合检测用于高张力传输场景的导辊。

三、热震试验:考验温度变化下的结合稳定性

热震试验通过温度骤变检测结合力。将铝导辊样品放入烘箱,加热至 150℃(或根据使用环境设定温度),保温 30 分钟后,迅速放入 20℃的冷水中骤冷,反复 3-5 次。若镀层无起泡、开裂、脱落,说明结合力能适应温度变化;若出现镀层与基体间产生气泡、局部剥离,则结合力不达标。该方法适合判断用于高温环境(如塑料薄膜热压成型)的铝导辊,检测镀层在热胀冷缩作用下的结合稳定性。

铝导辊镀硬铬产品图片

四、剥离试验:量化检测结合力的极限强度

剥离试验需专业设备,适合对结合力有精确要求的场景。用胶粘剂将一块金属试片粘在镀层表面,待胶粘剂完全固化后,通过拉力试验机垂直于镀层表面缓慢施加拉力,直至镀层被剥离。记录剥离时的最大拉力值,普通工业场景要求拉力≥5N/mm²,高精度场景需≥8N/mm²。若拉力未达标或镀层从基体表面整体剥离(而非胶粘剂与镀层分离),则结合力不合格。该方法能量化结合力强度,适合对质量有严格要求的电子、精密制造行业。

实际检测中,可根据铝导辊的使用场景选择 1-2 种方法组合检测。例如,用于印刷机的导辊可采用弯曲试验 + 划痕试验,用于高温设备的导辊可增加热震试验。通过科学检测,才能确保镀硬铬铝导辊的结合力达标,避免后期因镀层脱落导致的生产故障。

本文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